在农业生产中,小麦粮食烘干机作为关键设备,其稳定运行直接影响作物品质与生产效率。为确保设备长期稳定工作,避免因作业不当引发故障,以下整理了几项核心作业规范与维护建议。
新收获的湿小麦若直接进入粮食烘干塔,可能因水分过高增加能耗负担。建议将湿小麦置于通风场地静置3-15天,待表层水分自然蒸发后再进行烘干处理。此步骤可有效减少设备负荷,延长风机及热交换系统使用寿命。
小麦颗粒在烘干过程中易产生扬尘,若除尘设备选型不当,可能导致粉尘外溢或管道堵塞。选择小麦烘干设备配套的除尘器时,需考虑物料比重轻、湿度变化大的特性,优先采用防黏连设计的旋风分离装置,并定期清理滤网积灰。
干料输送环节的密封失效是造成物料二次受潮的常见原因。作业人员应每日检查绞龙、提/升机等输送部件的接口处,及时更换磨损的密封胶条。同时,建议在出料口加装防潮挡板,避免外界湿气回流影响成品品质。
热风炉作为粮食烘干塔的核心热源,需根据燃料特性调整进风参数。燃煤炉型应配备分层给煤装置,确保煤渣燃烧;燃气设备则需定期检查阀门气密性,防止泄漏风险。热风温度建议控制在阶段性阈值内,避免高温导致小麦表皮焦化。
建立设备运行日志,记录每日温度、风压等关键数据。突发停机时,需立即关闭热源并启动排湿程序,防止筒体内残留物料结块。长时间停用前,应清理内壁残留小麦粒,并对轴承部件进行防锈处理。
合理使用小麦烘干设备不仅能提高作业效率,还可减少故障率与维护成本。若需了解设备选型方案或技术细节,欢迎通过官网在线咨询或致电获取专属服务支持。